第四屆互聯網+高峰論壇:方永飛《回到原點--互聯網轉型升級的終極思考》
導語:互聯網的O2O正在成形,現在正處于一個非常混沌的時候,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會清澈下來。
所以現在還在混沌中的你們,不要失去對未來的堅持,放棄了,迷失的不是眾生,而是你。
起點:透過現象去思考,禁欲還是風騷?
新時代,新思想。
融合的大時代下,允許各種各樣的現象存在。
現象一:北京地鐵無褲日
這一行為呈現的社會意義:我們需要思索我們正處于什么樣的時間節(jié)點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行為?
因為這是一個新時代,所以我們要弘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們要允許各種各樣的現象存在。
現象二:這個時代的奇葩神劇
國內:《太子妃升職記》《瑯琊榜》
國外:《神探夏洛特》
對于這些神劇,保持膜拜的心態(tài),一股腦的看完它,然后再去反思為什么這樣的神劇會流行?
1、禁欲系老干部臉
什么是禁欲系呢?用四句詩來形容
花樣美男遜風騷,禁欲長者有高招
話少面癱表情屌,眉目犀利刻骨刀
說明白了就是:冷面、理性、男女關系簡單。
禁欲系代表——陳道明、胡歌、王凱、霍建華。為什么現在在互聯網上禁欲系頗為流傳?這是要思考的,為什么不是風騷系流行?
我覺得之所以對禁欲系的偏愛,是源于女性對男人守貞的需求對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所有人的那種禁欲。
2、工口臉
工口臉代表——齋藤工/黃曉明
原始欲望,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敗的。
3、“工口臉”VS“老干部臉”
情欲臉風騷臉VS禁欲臉
用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工口臉”就是“Barroco”巴洛克,外表奢華;“老干部臉”就是“Normcore”極簡主義,簡約不簡單。
4、做企業(yè)該選擇哪種“臉”?
霧霾天。最熱賣的商品不是口罩,不是空氣凈化器,而是——避孕套!
這種現象看似很難理解,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在互聯網大環(huán)境下,這是一個融合的時代,
盡管錯亂無處不在……
5、透過現象看本質
唯品會就假茅臺致歉,將暫停所有白酒業(yè)務
小米空氣凈化器疑涉造假門,多元化戰(zhàn)略隱憂漸顯。小米遭遇成長瓶頸,天價估值遭質疑。
P2P公司注冊全線叫停
新三板的尷尬:2895家公司零交易
“水果營行”CEO被刑拘。專家說:99%生鮮電商在虧損。
百度貼吧事件折射經營道德底線
為什么在這個社會,利益能蒙蔽上雙眼?
畫圈過程:移動互聯網的變遷
舊的模式將會落幕
新的模式正在崛起
1、國家——公司——個人
全球化1.0版的主要動力——國家
全球化2.0版的主要動力——公司
全球化3.0版的主要動力——個人
未來的經濟主體,會是以千千萬萬的個人存在的。我們要回到對個人的審視。因為個人將會代替公司,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整體。
2、分配方式
普遍匱乏——自上而下層層分配
普遍富足——自下而上不斷涌現新需求
3、移動互聯網的變遷
技術——產品——人
碎片化——社群化
信息——內容
搶占意見領袖,社群領袖將會成為2016年的大戲。
4、價值
商品信息——底層嵌套——價值低
內容信息——重點呈現——價值高
所有的互聯網大頭,一開始的發(fā)展是靠傳播信息,但是隨著發(fā)展,現在已經慢慢轉化為傳播內容。沒有內容信息傳遞的窗口,我們的溝通是有限的。
畫完一個圓:曾經的初心今安在?
@席慕容《為什么》
在長長的一生里,為什么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走的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你的初心在,時間就是朋友。
你的初心不在,時間就是敵人。
我們走著走著已經忘了初心是什么。
時間在,你不在了。又有何為?
好的人生、好的事業(yè)是一個又一個的圈
企業(yè)需要的不是跨越式前進的過程,而是一個圈,自始自終需要回到起點。
歸零思考,必須要有歸零的意識。不斷的歸零是圈形思維的顯要特征。
現象一:小米的年會
雷軍問:Are you OK?
因為2015年小米7000萬部手機的銷售量,低于了預期。
雷軍問:當初為什么出發(fā)?
因為他們正在失去初心。
雷軍說:2016年,開心就好。
找回初心,找回歡樂。不見歡顏,徒增憂容。
回到起點,回到零點,回到出發(fā)點,問一問初心何在,這是做企業(yè)的根本。
做企業(yè)一定要有“圈型”思維,而不是一味做“進階”思維。
悠然自得,不會迷失。
很累,很糟心,爬的越高,死的越慘。
現象二:誠品生活
1、 發(fā)展策略。
打破了傳統(tǒng)的經營模式,先由品牌的文化創(chuàng)意核心奠定了成功的基礎,然后推動市場、書店與零售的“復合式經營”,使書店不只買書,而是包羅書店、畫廊、花店、商場、餐飲的復合組織。
當書店不只是購書的地點,而是可以悠然流連的書香世界時,它就不再是買完書付錢就走的地方,這便是誠品的迷人之處。
沒有初心的發(fā)展,我們可能已經不在了。沒有丟掉初心,才是根本。
2、盈利模式
書店不掙錢,商場在獲利,吸引流量來創(chuàng)造創(chuàng)收。
3、 商業(yè)模式
風騷和禁欲融合在一起,但始終不背離初心的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在未來的發(fā)展很有競爭力。透過表面去看復雜的背后,很有價值。
4、書店創(chuàng)始人——吳清友
吳先生有致命的先天性心臟疾病,因而得以“困而知之”,透過把生命歸零,體察對生命態(tài)度的誠懇。才有從“為什么是我”到“為什么不是我”的豁達與領悟。
他說:在經歷了25個春夏秋冬之后,我的生命才學到從容,曾是學家筆下的悠然自在,現在才化為生活中美好。
5、服務的意義
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
從尊重走進書店里的每一個人做起。
誠品的理念:“連鎖而不復制”
復制可以快速發(fā)展、成本降低,但我們不復制,每一家誠品店都不同:書的組合不同,裝修的空間和氣質不同。
一個企業(yè)真正的創(chuàng)新是在價值和理念部分。過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種掠奪。
現象三:日本小店——小竹
一家3平米的日本小店,靠什么一年銷售逾3億日元?
這家叫小竹的點心店,只出售羊羹和最中兩種點心
1、做到極致,幾近于道
賣羊羹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早上4.5點排隊,排隊現象持續(xù)了40多年。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行為?那種狂熱來自何處?
答案在這里:店家把做羊羹這個事業(yè)當作畢生的事業(yè),用心去體會,嚴格要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斷學習和改進,慢慢吃出為什么每一天有細微的差異,最終做出完美的羊羹。
做到極致,幾近于道。
限量150個羊羹,不是饑餓營銷,而是對品質的追求
2、社群模式:一群忠實的顧客
能讓顧客自發(fā)的組建社群,為其免費的去宣傳,做廣告。這是一個企業(yè)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3、禁欲和風騷的完美融合
那么問題來了
羊羹每天才150個,每個580日元,一年合計才3000萬日元,才占這個店營業(yè)額的10%,另外90%的營業(yè)額卻不是羊羹,而是最中,其中,你又明白了什么?
其實他的羊羹不是他盈利的最主要來源。而是一種流水化制作的最中小吃。
4、在互聯網的當下,企業(yè)該怎么做?
轉型:真正的轉型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用大量的行動去涌現,實現進化。
真正的美好是涌現出來的。這種涌現帶來的是進化的概念,真正的轉型不是切換,而是進化。
現象四:華為
沒有絕對的對的行動,反而錯的行動,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1、新商業(yè)時代的英雄:“傻子”、“瘋子”、“另類”
互聯網轉型升級更需要的,不是所謂的智慧,而是勇氣。
與其茍活,不如先死。這也是一種境界。挽救難于登天,不如放下,也不失為一種智慧。淡然處之。
2、如何看待失敗
積極的去看——進化。
消極的去看——退化。
進化也好退化也罷,不在于周遭,而在于自己的選擇
起心動念利他
正確方法自來!
回到原點:用戶至上,產品為王。
用戶至上:--開放連接--共創(chuàng)共享--共同體【讓用戶參與,持續(xù)參與】
產品為王:--做不一樣--堅持高品質【讓用戶尖叫,持續(xù)尖叫】
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功能圍繞著產品VS價值圍繞著用戶
新一代產品,不僅僅是更好的產品。要差距足夠大,才是迭代。
可大規(guī)?;统杀緩椭频漠a品——趨向免費——爆品轉化
匠心產品——趨向昂貴——社群連接
數一數二,不三不四
可?。簲狄粩刀J亲约嘿x予的,不是別人評價的,要有獨特的標簽。
不可取:不三不四。不做跟隨者。
成為第一,就是最大的不一樣。一旦找到了不一樣,就要不遺余力地去炫耀它。
現象一:銀座森岡書店
1、一冊一室
經過篩選,每周精心推薦一本書, 根據每周推薦書籍的基礎上, 構建一個相關主題,策劃一系列與這本書有關的展覽、活動、對談。
2、不要面面俱到,應知要害所在
關鍵人員/關鍵事項/關鍵時刻
要明白真正重要的事要立即去做
減(換)人,增效,漲工資
3、互聯網轉型之難,難在哪里?
去掉一批不會應用(移動)互聯網工具的人
引進一批擅長應用(移動)互聯網工具的人
4、新商業(yè)文明
外部協作(交易)成本
低于
內部協作(交易)成本
“公司型”組織效率越來越落后了,交給內部的人不如外包。出現這個現象就要引發(fā)思考了。
打開公司的邊界,才能真正可能實現新商業(yè)文明。
5、 大平臺
大企業(yè)——裂變——小企業(yè)單元——裂變——個人企業(yè)
最終轉型成為——生產職業(yè)老板的老板
公司+雇員的組織體系正在消退
平臺+創(chuàng)業(yè)者的組織體系正在崛起
現象二:匯通達
匯通達并不是一家傳統(tǒng)意義上的渠道商——它不銷售任何產品,甚至不開自己的門店。而是通過會員制把鄉(xiāng)鎮(zhèn)經銷商整合起來,加以改造。
匯通達替經銷商談到最好賣的產品和最優(yōu)惠的價格,只收取產品微利和服務費,盈利模式則是“金融+大數據+通路”。
1、 互聯網的最終連接方式
“人”的互聯和“錢”的互聯
匯通達根據鄉(xiāng)鎮(zhèn)經銷商的痛點,提供了“5+服務”
實店+虛店、坐商+行商、店商+電商、產品+金融、經驗+數據
短短幾年間,匯通達在“別人還沒有醒悟的時候”急速擴張與滲透
2、“連而不鎖” 模式
前端部分的客戶服務工作,大家要差異化、個性化, 大后臺則要標準化、流程化。
3、匯通達的組織體系
創(chuàng)造大家“喜歡”的多贏格局
我們是來做蛋糕的,不是搶蛋糕的。
4、匯通達的經營原則
每個品類的產品最多做兩個品牌,每個品牌只做5種型號
沒有燒錢的秘密:超強整合力
讓最專業(yè)的人做最對口的事
變化越來越快,不確定性越來越大。
我們究竟該怎么應對新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
千萬不要在行動之前就作出重大的決定。
念頭一旦產生,便不可磨滅
想要創(chuàng)造一個偉大的產品或某項卓越的服務,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做你自己想用的東西或者熟悉的東西。
堅定的信念能為你贏得超級粉絲
從核心出發(fā)
框架的設計是為了不犯明顯的錯誤,絕不是意圖明確所有的細節(jié)。
當遇到困難時,人們的本能反應都是加大投人:增加人手、延長時間、加人投資,這一切做法只是使問題變得越大。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反其道而行之:削 減。
重新出發(fā):2016匠心歸來的元年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不要被人害怕看到你的不完美。
不要害怕做自己。
每一個自己都是不完美的。
連接匠人,鑄就匠心,傳播匠品。
現象:“煮飯仙人”
日本的煮飯仙人,他用50年光陰煮一碗白米飯。
認真做好一件事,方可不負光陰。
專注于技藝,執(zhí)著于理想。將完美的追求發(fā)揮到了淋漓盡致。
認真做好一件事情,方可不負光陰。保持著一份樂趣和熱情,才算真正活過。
好好思索一碗白米飯的案例。
現象背后的邏輯,對未來發(fā)展的判斷。
課后語:
商業(yè)經濟的本質是信任經濟,唯有“匠心”、“禁欲”才能讓我們擁有持續(xù)的信任!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用行動去創(chuàng)造精彩,不要畏懼人言。不要左顧右盼而喪失了行動,互聯網的根本不在思維而在行動。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學習不是禁錮,而是啟迪智慧。

用戶評論 | |
發(fā)表評論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fā)布成功。 |
![]() |
方永飛 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專家 | |
![]() |
劉煒 互聯網應用和媒體實戰(zhàn)專家 | |
![]() |
昌樂法師 南山講寺住持 | |
![]() |
吳石峰 網絡營銷實戰(zhàn)導師 | |
![]() |
陳劍 信息化專家、經濟分析師 | |
![]() |
張旭光 中國市民卡之父 | |
![]() |
劉志飛 電商品牌運營與業(yè)績提升實踐者 |